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完成3亿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超8亿,36氪基金跟投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8-11-21  ·  金人网络
向“中国版SpaceX”更近一步。

36氪获悉,国内民营火箭领域的初创公司蓝箭航天(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3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创资本领投,中冀投资、西电天朗创投(聚卓资本)、36氪基金跟投,金风科技、创想天使、中天世纪等老股东继续追加投资。截至2018年9月底,蓝箭航天累计融资金额超8亿人民币。

据了解,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主力产品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和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朱雀二号”(ZQ-2)研发制造以及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旨在实现新型液体火箭研发、生产、试验全流程独立自主可控。


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完成3亿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超8亿,36氪基金跟投


蓝箭航天是36氪此前报道的一家民营火箭制造研发商,创办于2015年6月。目前,公司正在研制首款民营火箭液体发动机及中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

目前,“天鹊”(TQ-12)发动机已于2018年9月底完成短喷管状态推力室试车,预计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全系统试车。基于此款发动机研制的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朱雀二号”(ZQ-2)计划于2020年首飞。

液氧甲烷火箭是目前民营商业火箭的一个热点方向,也被认为是实现火箭运载服务低价化的关键。国外公司SpaceX、Blue Origin ,国内公司蓝箭、星际荣耀等多家公司目前都在自研液氧甲烷火箭。

如36氪此前在《逐梦万亿太空市场:拆解中国版SpaceX们》一文中提到的,在中国有可能最终取得成功的火箭公司很可能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的火箭公司:①要有明确运载能力的主力箭型;② 具备合理的降低成本技术路径;③ 发动机自研。

发展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液氧甲烷因为燃烧低积碳、适合长时间飞行、相对高的比冲(高于液氧煤油,但低于液氧液氢)、燃料密度高、易储存、星际燃料充裕等因素被认为是最为可行的可重复火箭方案,而自研液氧甲烷发动机是有可能实现成本可控、服务低价的关键。

现阶段,国内液氧甲烷火箭方向,第一梯队的蓝箭、星际荣耀两家公司关注度最高,两家公司均以做液氧甲烷发动机及火箭为重点。此外,第一梯队的零壹空间亦有表示将涉足液体火箭,包括九州云箭等近两年新成立的创业公司也在做液氧甲烷发动机方面的研发。今年9月,蓝箭“天鹊”(TQ-12)发动机已完成短喷管状态推力室试车。

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完成3亿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超8亿,36氪基金跟投

基于中国航天六十年的经验,当前民营公司成功做出火箭的可能性已被业界接受。对于民营火箭赛道上的初创公司来说,技术并非不可攻克的技术难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降低失败率的情况下,尽快完成产品的研发,并搭建持续、稳定、低价的运载能力。这意味着,火箭行业更像是一个已知公司主要客户、公司主要发展路径的情况下想办法做出产品的行业。简单说,做火箭是一个基本可以确认能完成只是不能确定会失败多少次的任务。

整体来看,火箭仍然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超长周期的赛道。SpaceX创办至今,已经累计融资超过16亿美元。中国民营航天公司,即使有前人经验、人力成本、供应链的优势,也基本至少需要数亿美元,极其考验CEO的融资能力。这意味着,在赛道竞争的前半场,融资能力和资金储备至关重要。

进入2018年,民营火箭赛道上的多家公司已经完成融资。第一梯队的公司估值均已在20亿元以上。根据公开信息,赛道上星际荣耀已于2018年6月30日完成A轮融资,累计获得各类投资逾6亿元;今年年初,零壹空间年初宣布完成近 2 亿人民币的 A+轮融资,累计获得5亿元融资。

与此同时,火箭赛道对标的美国公司SpaceX 目前已经完成I轮融资,估值超过280亿美元,相比于2002年A轮的估值已翻了4300倍,相比于2010年F轮的估值已经翻了30倍左右。一份2017年底在市面上流传的SpaceX募资说明书(很可能为理财产品)显示,SpaceX2017年的销售收入在18.54亿美元左右,是2016年的3倍左右,未来15年的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397亿美元。


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完成3亿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超8亿,36氪基金跟投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完成3亿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超8亿,36氪基金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