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 电子印刷化学品及单原子催化剂进入量产应用阶段,氦舶科技获数千万元 pre-A 轮投资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8-10-29  ·  金人网络
今年内氦舶科技已完成多轮融资。

36氪获悉,高性能纳米贵金属材料研发生产的新材料公司 Hyperion 氦舶科技近日完成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由武岳峰资本独家投资。武岳峰资本是一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投资机构。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氦舶科技将作为上游企业整合进武岳峰的产业链。此前,公司于今年三月完成天使轮融资,该轮领投方为TMT及智能制造产业基金瑞和资本。

今年上半年 36 氪曾对氦舶进行过报道。这家成立于16年、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的公司选择了两个贵金属材料应用市场:高性能电子印刷化学品与单原子催化材料

在电子印刷化学品领域,目前,公司已研发出Venus系列显示/柔性触控电子材料解决方案、Saturn系列光伏组件材料解决方案、Mercury系列柔性电子线路材料解决方案,应用领域包括Metal-Mesh工艺、叠瓦光伏组件技术、CTP/OLED技术、精密模组电极粘合、键盘及薄膜开关柔性线路等多数电子制造领域,旨在解决行业银基电化产品及其他电子化学产品产品稳定性不足及技术服务落后等问题。

CEO 黄翟介绍称,之所以切入这一市场,一是由于高性能银基电子化学品为消耗品,市场规模达数百亿元且会持续存在。二是目前国内能够稳定制备高性能粉体等高端材料的生产商非常少,市场由美、日、欧大型化工公司主导。进口产品价格高,产品稳定性强,但对客户而言,选择国外化工生产商同样存在痛点——首先,电子制造业利润集中于进口材料与品牌溢价两端,中间代工厂利润被压缩,亟需寻找比进口原材料性价比更高的国产替代品;其次,大型电子客户的制造商都是在中国,当生产工艺获得突破时,制造商希望上游的原材料生产商快速响应,而国外厂商很难远距离参与配合开发,派遣团队前来直接参与研发的意愿也不高。

CTO 郎嘉良表示,在电子印刷化学品产业链条中,下游客户的需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市场上已有工艺稳定解决方案的常规需求,另一类是尚未有解决方案的新工艺需求或进口原料替代需求。对于前一类需求,氦舶团队在行业内已积累了丰经验,能够在标化产品基础上针对客户需求快速进行小规模调整,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经济型产品,客户定位于成本敏感性极高的中小型生产商为主;对于后一类需求,氦舶会与客户研发团队配合,迅速投入研发,通过高通量调试工艺提供定制型产品,而这也是氦舶的核心优势所在。在定制需求上,氦舶将客户定位在要求高、付费能力强的大型生产商,目前其产品性能已经通过多家电子领域标杆客户验证。

在单原子催化领域,氦舶目前已研发出超过12种金属材料的单原子级别工艺,相比传统催化剂,单原子催化剂的优势在于其尺寸在1纳米以下,具有独特的量子特性与表面化学活性,原子利用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00%,催化选择性及活性也更高。传统氦舶科技通过优化合成工艺,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控制,打破了合成过程中对模板的依赖,弱化了载体的作用,从而丰富了载体的选择范围,使单原子材料的宏量、低成本制备成为可能。

单原子催化材料未来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污染治理、燃料电池、医药合成、基础化学工业催化等。氦舶选择由空气污染治理切入,旗下 Atom 系列单原子 TVOC 污染物催化降解材料能够在常温无光条件下对已知的甲醛、苯系、乙酸乙酯等 TVOC 以及其他未知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有效作用时间及效果大幅度超越传统光触媒、生物酶、铂钛系等材料,是全球首款进入量产阶段并已形成销售的单原子催化材料产品。截至目前,氦舶已与多家大型房地产公司、汽车厂商、工业客户等达成合作,在绿色建筑、出行、精细化工及电子制造等场景中导入污染物解决方案。今年年底,氦舶还将在各大型电商平台推出面向 C 端的 TVOC 降解产品。

为了保证核心技术的保密性及产品性能的稳定性,氦舶的生产工作都由位于山西的自建工厂完成。黄翟表示公司明年的营收预计将达数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