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这把双刃剑是工业机器人行业面临的最不确定变量 |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白皮书(六)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8-10-22  ·  金人网络
资本、资本、还是资本。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资本这把双刃剑是工业机器人行业面临的一个最不确定的变量

虽然作为行业中大多数公司最不熟悉的角色,资本却已经在悄悄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事实上,即便近在两三年前,工业机器人行业并未进入大众资本的视野,除了一些长期关注自动化和制造行业的极少数投资人外,绝大部分投资人仍然重点关注如TMT、医疗等热门行业,所以即便行业中发生了少数资本进入的事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但随着互联网行业方向迷失,还有高得无法承受的一级市场估值,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和标的。尤其是在国家提出“2025中国制造”这个大的概念之后,资本似乎一下看到了前路的方向,开始越发关注这个曾经完全不在聚光灯下的行业。作为关注的结果,大批资本快速涌入,在产业链的各个位置大量投资布局,一时间洛阳纸贵,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如果冷静观察却会发现,在这种景象背后,隐藏得更深的却是各类行业乱象,甚至深刻改变了行业的生态。

工业机器人行业虽然听起来似乎很“高大上”,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制造业,换言之,仍然要遵循制造业的基本规律。一是从业公司成长缓慢,在达到爆发点之前需要长时间积累;二是利润率普遍较低,无法与很多高毛利行业媲美;三是竞争较为激烈,进入门槛不高。在资本大量进入之前,行业一直处在摸索、自我调整、成长、再摸索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这样的自然发展虽然速度较慢,但对行业而言也有其合理性,没有国家补贴,没有资本助推,从中成长出来的头部企业是真正经过市场考验,具备很强竞争力的企业。但随着政府补贴和资本的介入,和国内其他接受补贴和资本介入的行业一样,行业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一批抱有投机心态的人进入行业,这批人的目的非常明确,获取补贴,捞一把就走,这就造就了前两年遍地机器人产业园,最终一地鸡毛的烂摊子现象。政府补贴还没消停,从互联网行业转向杀入的投资人们又纷至沓来。这批资本仍然带着非常强的互联网思维逻辑印记,他们更加看重团队是否“光鲜”,故事逻辑是否“合理”,梦想公司能够爆发性增长,三年上市,对估值并不敏感。但他们完全忽略了一点,这是和互联网生态体系完全不同的制造业,要尊重制造业的基本发展规律。

首先制造业有其自身的特殊发展规律和行业特性,任何在制造业中有所造诣的团队或者个人,至少都具备在该行业摸爬滚打十年以上的经验,踩过无数的坑,吃过无数的亏,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样的团队才可能真正具备强大战斗力,这和互联网行业的靠一个点子就可以创造奇迹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制造业团队创业的平均年龄都在35岁以上,刚刚跨出大学校门或者研究院所,没有任何工业经验和历练而号称要称霸行业是痴人说梦。然而由于行业的传统特性,从业者基本上处于和资本隔离的状态,对资本及其运作完全不了解,而资本因为之前对行业没有认知,仍然带着固有的思维定势,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部分投资人更愿意寻找所谓的“优秀团队”,即具备名校背景,有光鲜履历的年轻人,这批年轻人思维活跃,对资本熟悉,熟谙资本市场的门道,会讲能够让投资人兴奋的语言和故事,将自己包装为资本喜欢的样子;而真正具备实力的团队通常看起来既不具备明星光环或者高学历,更不了解资本,聊起来犹如“鸡同鸭讲”,因此资本最终选择的大多是前一种团队,这也是一种基于先验知识的投资判断,和刻舟求剑无异。殊不知,即便是作为“四大家”中的安川,其员工中至少有1/3毕业于日本高等专科学校,剩下的大多是大学毕业生,博士几乎是凤毛麟角,这就是典型的制造业公司从业人员结构。

其次,工业机器人下游的2B特性,以及“长尾”客户的分散性都使得早期市场开拓阶段相当艰难,即便是行业老手也需要假以时日。在逐渐建立市场地位并进入快车道之前,三到五年时间的等待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换言之,“一夜暴富”的故事不可能在这里发生,这时候估值就变得十分重要,没有高爆发性成长的行业应用高估值本身就是灾难。可以非常肯定地预见,最多在三到五年后,最近工业机器人行业和视觉行业被资本市场热捧的各类高估值“网红公司”基本都会烟消云散,而投资人在交出足够的学费之后,要么学会如何去看待这个之前不熟悉的行业,继续摸爬滚打;要么直接退出这个行业。这时候行业就要为这批不成熟的资本所带来的一夕狂欢买单,这种伤害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向的,不仅仅针对公司,也针对行业。

在公司方面,上述资本不了解行业特点,对公司成长速度寄予不切实际的高期望,付出了高估值,这必然意味着资本会对公司施予相当大的压力,因为资本的本质仍然是逐利的,尤其是短期资本的逐利倾向会更加明显。在发现公司成长不如预期的时候,这种压力更加会导致公司动作变形,不能很好地执行自身的战略战术,并且公司缺乏造血能力,只能靠不停讲故事来获取一轮又一轮更高的融资估值,缓解来自前一轮投资人的巨大压力。然而故事终究不能长久,一旦公司在投资人可以等待的有限时间内无法取得相应的进展,而资本也看清行业实质,逐渐回归理性,此时泡沫也将破灭。

在行业方面,盲目进入的资本很难将资金投入到正确的实体企业,并且荒谬的估值会导致一些“网红”公司在既没有技术又没有市场的时候就获得大量的资金。这种错配的资金如果仅仅是被创业公司消耗殆尽,损伤倒还不算太大,至多就是让行业中获取人才的成本变高,但如果公司利用资金在行业中大肆扩张,四处挖角,或者是进行低价恶性竞争,这样对行业造成的伤害就不是一星半点,而且从以往的观察来看,这样的公司由于缺乏技术和市场能力,在拿到钱以后,必然会进行上述动作。这样不但会让行业中自然发展的优良公司面对恶性竞争,影响其正常发展,并且这种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做法最终必然导致全行业的恶性竞争蔓延,将本来正常发展的行业拖入泥潭,元气大伤。并且越是资本密集进入的行业,这样的事情发生得越频繁,所以对行业的资本作恶才是真正的大患。而对于工业机器人行业,这种负面影响可能会更为明显。主要是因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本的需求巨大,资本能产生的影响无论正面负面都巨大。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行业内的优秀公司必须主动学习资本相关的知识,接触资本,了解资本,并且善于利用好资本,不能固步自封,否则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事实上,现在工业机器人行业已经出现了大量资本泡沫,如果任其发展,行业前景堪忧。一旦泡沫破裂,行业公司大面积受损,整个行业的发展会至少滞后三到五年。

但需要看到的是,资本是把双刃剑,如果可以很好地利用资本,不但不会对行业造成损害,反而会大大加速行业发展。资本没有好坏属性,关键是看用在什么样的地方。无论是当前各个企业扩产所需还是提升技术能力的大量研发投入,对资本都有很强需求。甚至是在未来第二阶段,产业链上中下游,从零部件到本体到集成各个链条在经过初期发展之后,必然要通过大量的并购操作实现产业整合升级和重新定位,这其中资本都会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未来“危”“机”并存,工业机器人行业不应重蹈国内其他很多产业的低价死局,前车之鉴,后车之覆

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下游市场尚未充分打开,本体商还是在一些单一品类和应用中大量低质低价重复,互相碾压,因此如果不另辟蹊径,找到更好的蓝海市场和甜点,那么在本体领域的最终胜利者,很难是当前市场上份额居前的活跃者。对于零部件商而言,现在无论是控制器还是减速机,都处于蹒跚起步的阶段,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来完善产品,缩短与国际巨头之间的距离。如果被下游一味打压利润空间,无法在研发上投入,产品自然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就意味着下游本体仍然只能在一些要求较低的应用场合,同时也是低壁垒场合去低价厮杀,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甚至可能直接毁掉刚刚起步的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目前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就好像一盘局势凶险的棋局,所有的玩家,无论目前多么风光,如果不能跳出当前这种低价竞争态势,未来很可能是一着走错,全盘皆输的结局。目前解局的钥匙握在本体商手里,寻找有更强支付能力的终端痛点应用,开拓不同应用场景的蓝海市场,跳出低价竞争的惯性思维,给上游零部件商留出足够利润空间,各司其职,去做好各自的事情,共同携手度过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孩提时代,创建良好的竞争环境,才能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开拓一条康庄大道。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最终胜出的企业,必将具备以下特征中的部分甚至全部:对资本有深刻理解并且可以很好的利用资本;在关键零部件方面有比较全面的布局,不论是自行研发、并购还是参股零部件企业;具备一定集成应用能力,对下游终端客户应用需求理解深刻并且可以开发不同应用市场。而这些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也终将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家”,与传统行业巨头一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