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测试:没有过错的中立技术,成了现代社会的家庭毁灭者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8-07-31  ·  金人网络

Catherine St Clair是在AncestryDNA的前台处得知这个噩耗的。

她一开始以为只是技术故障。作为生日礼物,四个兄弟姐妹送了她一次基因检测,却发现她的身世存在疑问。前台的客服耐心解释说,测试没有出错,您和您那朝夕相处的哥哥只有一半基因是匹配的,而且和父系亲戚们的基因都不匹配——说明您的生父另有其人。

“我呆望着镜子,禁不住嚎啕大哭。”56岁的St Clair说到:“我过去无比自豪,以为自己身上的特质,都来自于父亲和母亲。可是现在告诉我,其中一半其实是源自一个陌生人。”

她内心痛苦万分,这事也太诡异了!她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庭,家人间亲密无间,谁也不曾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四位哥哥姐姐对她一如往昔,有个哥哥甚至觉得,这事微不足道。“我哥说,如果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他是不会难过的。于是我也不和他讨论这个问题了。”她通过Ancestry的网站比对基因,最终找到了她的亲生父亲,他和母亲是在半世纪前认识的。尽管这个基因测试无法抹掉她过去快乐的童年,但让现在的她陷入混乱。

后来她发现,还是有人能理解她的,而且一样的刻骨铭心。她在浏览脸书时,看到一名电台主持人发帖,问大家在基因检测时遇到的趣事。St Clair心想,那简直不能更有趣了。于是回复说,她发现了她爸并不是她的生父。结果一个小时后,有一位女士评论道:“原来我不是一个人!”接下来三小时里,她们像是发现新大陆般,不停互传信息,一边盯着屏幕悄然落泪,一边宣泄着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感。她们意识到,适才的疯狂并不是因为那些负面情绪。“当我们结束谈话那一刻,情感像是被抽干了。知道测试结果后,我们的人生分毫未变,但我们需要倾诉。”

她想向更多人倾诉,希望找到相关的团体,结果却落了空。于是她在脸书开了一个名叫“DNA NPE Friends”的讨论组。NPE原本是遗传系谱学术语“non paternity event(非亲生父亲)”的缩写,St Clair等人将其活用,扩大了适用范围,意思变成了“非亲生父母”。

“这些人进群之前,都以为自己是个异类。”St Clair说。在这里他们终于遇到了同病相怜的伙伴们。经过一年的发展,DNA NPE Friends群组会员数已经超过1000,而由于错配亲子关系建立的脸书群组还有好几个。

秘密重见天日

商用基因检测近年受到众多追捧。2017年邮寄唾液进行检测的用户数达到1200万,较过去翻了一倍。关于测试的目的,大部分人是想了解祖先起源,一些人则是出于健康的考虑。还有少数人自小被领养,或因捐精而出生,希望借此找到亲生父母。DNA检测机构23andMe和AncestryDNA也经常在网页上发布这些客户一家团聚的新闻。

然而,并非所有亲生父母都希望被子女找到。在与20余名受访者的对话和通讯中,我们发现,基因测试揭开了他们的出生之谜,例如外遇、秘密怀孕、强奸、乱伦等曾被掩饰的不光彩行为,还有医生用自己的精子让求医者怀孕,这些秘密本会随当事人一同入土。“人们应该认识到,在这个社会,保守秘密是越来越难了。”一档寻根电视节目的嘉宾,遗传系谱学家CeCe Moore如此表示。

St Clair认为这是时代的变化导致的。那些死守秘密50余年的老人,估计想象不到2018年的今天,只要99美元,就可以将自己的基因仔细地检测一遍。“时移世易,也许15、20年后,更多惊人的真相还会被揭开。商用基因检测的广泛应用将重塑我们对隐私的态度。”到那时,后代得凭着残缺的线索拼凑出过去的故事。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帮助,就是同伴的扶持。

“这比心理治疗有用得多。”54岁的Dawn加入了DNA NPE friends群组,“我以前找过医生,但是没有用。”治疗师和身边朋友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事实的杀伤力如此之大。Dawn和朋友们说她的亲生父亲有意大利血统,结果朋友们还嘲笑她,说她父亲可能是个卖披萨的。“她们不会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她以前也不懂,像电视剧那样戏说亲生父亲另有其人,而当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她却难以接受。“我曾对自己是谁十分肯定,这份肯定今天却被瞬间摧毁。那一刻才知道为了认清自己,我在这个家付出了多少。”

St Clair目前和几个管理员一同维护这个群组。她强调群组交流不能代替心理治疗,人们还是应该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在和笔者的电话采访中,她还详细地介绍了许多免费咨询的途径。不过作为群组创始人,她也是成员眼中的“专业心理医生”。许多群成员还能回忆起她安慰大家的那句话“我们不是父母羞于启齿的秘密”,说话开头总会加一个“Catherine说过……”,以便引用她说过的一些建议。

我问St Clair是否接受过专业的心理治疗训练,她笑了笑表示否定。她只是生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照顾患有脑瘫的妹妹让她学会了保持心境平和。她也在群里强调了这一点,删掉大家消极的言论。“愤怒只会让你雪上加霜。因此我对成员们的要求很高。”

寻根之路

44岁的Lisa,表示还在练习控制自己的愤怒。她总是感觉和现在的家庭格格不入。一把自然卷的头发,她却总是用手拉直,深色的皮肤——“人们觉得我是西班牙人,在街上见到也和我讲西班牙语。”2015年她做了一次基因测试,发现自己的生父应该是非裔美国人,过去的不合理都能说通了。但母亲否定了一切。“她不愿回答我,每次都转移话题。”Lisa回忆道。她持续向母亲施压,母亲最终崩溃,暗示事实可能会毁掉这个家,养父可能会杀掉她们,因此对Lisa生父的信息一字不提。

Lisa也不希望和养父的关系变得紧张,“我真的不想伤他的心。”让她难受的是母亲的沉默。读了其他朋友面对父母时的故事后,她觉得有所释然,希望召集几个住得比较近的群友,聚会认识一下。后来,她决定自行寻找生父。“我只是想知道他是谁,哪怕只有一张照片也好。”她的测试结果匹配到了一个加州人,他是她生父的侄子。通过专业手段,她已经确认了一位祖辈的身份,但她还不能确定谁才是她父亲。

55岁的Kathy也希望知道多一点关于生父的事情。当她发现基因检测结果有异样时,生父已经不在人世。但她通过Newspapers.com保存的剪报记录,发现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组过乐队。为此Kathy拜访了他生活的小镇,就在她住地的不远处。当获悉90年代的一部电影里还曾有演员扮演过他,Kathy专心地看完了这部影片,从演员的表现中,推测生父的为人处世。“这大概是我和他最接近的时刻。”

但这一真相对Kathy的母亲却是晴天霹雳。Kathy怀疑当时母亲作为秘书,和同公司的生父出轨。Kathy的姐妹们为了维护母亲,和她发生过激烈的争吵。“我的姐妹们都疯了,她们不愿意听我说下去,让我保守秘密。还反问我为什么要知道真相,为什么要揭开母亲过去的疮疤。”

St Clair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们:“对不起,但我不是问题的成因,相反我才是受害者。”她对人们揭开真相引起的剧变表示十分同情。“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她们考虑。她们本来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这也许会对他们现在的家庭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这也是为什么,DNA NPE Friends群组为大家和亲生父母的初次接触提供了详细的指引。群组建议大家先写一封信,询问家庭病史等资料,清楚表明自己并不是为了钱。同时附上三张照片:孩童与少年时期各一张,以及成年后与家庭的合照。St Clair说,“这会让亲生父母觉得,天啊这孩子的鼻子和眼睛和我真像,内心便会有所触动。”

然而如此费心的书信也可能会碰一鼻子灰,往往招来对方的辱骂,或者石沉大海。53岁的Todd在AncestryDNA上做了基因测试后,通过脸书和几位堂兄弟进行了初次接触,结果他们很快就拉黑了Todd。“他们认为我图谋不轨。”后来群友们宽慰了他,并建议他慢慢来,用书信继续和对方沟通。后来测试结果再次匹配,他把拟好的信件放到群里,请大家提供修改建议。

Todd追查的并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他的外祖父,他也在犹豫要不要将事实告诉母亲。当他发现母亲和几位小姨的基因吻合度不高时,那份错愕让他难以忘怀。“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和大家疏远了,9个月过后才让内心平复下来。”但他担心年迈的母亲会对此难以释怀。他建议基因检测机构能提前告知用户,测试结果也许会揭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是否进行测试,请慎重抉择。

其实知名的测试机构,例如23andMe和AncestryDNA都在服务条款里清晰说明了这一点,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进行基因匹配,而且23 andMe在选择测试项目时还会对客户再次提醒。

55岁的Lynn,丈夫是养子。她想通过儿子的测试结果帮丈夫找到他的亲生父母。但在比对儿子和她哥哥的测试结果时,出现了新的问题: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一般的舅甥关系不同。一查之下,原来Lynn的亲生父亲也是另有其人。“我始料未及。在探寻他人的秘密时,我还将自己的一并解开了。”但Lynn的母亲拒绝告知事情的真相。

一名AncestryDNA的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通过测试,几乎所有人都会得到令人惊讶的结果。大部分客户的结果是积极而振奋的,然而也有少数结果出乎意料……我们公司有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客服,若客户对测试结果有疑问,需要详细咨询的话,他们将很乐意为客户解答疑惑。”23andMe的发言人还补充:“客户在接受咨询时,我们都会提醒他们,尽管测试可以与陌生人匹配血缘关系,但这里始终不是亲子鉴定中心。”

互助群的发展

要想加入DNA NPE Friends,你首先必须在脸书上加入一个公开的私人群组。团队既希望尽可能接触到新成员,也要保证旧成员的隐私安全,这样就不会让好事者趁机“家丑传千里”。

和其它大群一样,DNA NPE Friends在运营上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St Clair表示,哪怕是一个帖子,都会在群里掀起轩然大波,许多成员不时也说要退群,因此管理员要隔三差五就要删掉负面的言论。

遗传咨询师Brianne Kirkpatrick,也在运营群组,为网友解答基因测试的困惑。与St Clair不同,她的群规模较小,活跃度并不高,但气氛较为理性。(上文提到的Lynn就是这个群的成员)。Kirkpatrick向成员承诺过,为他们创造充分的私密空间。这批成员大多是她从几年前开始通过遗传咨询认识的。

浏览了成员们的经历后,她强调这些经历并非都是负面的,即使一开始会使人产生负面情绪。“人们当下做出的反应并不会影响其长远的行为。”时间可以冲淡一切。

St Clair发现生父另有其人时,她的养父母以及亲生父亲都已经离开人世,她不需要,也没有机会面对他们了。但她从基因匹配结果发现了她同父异母的姐姐Raetta。两人通信后,St Clair还认识了另一位姐姐Mona,她就住在St Clair出生的地方。本月初,她和Mona飞到洛杉矶为Raetta的80岁大寿贺喜。尽管找不回生父,但在脸书互助群的帮助下,她又拥有了两位姐姐。

St Clair还希望成立一个非营利组织,群友们通过筹款,可以帮助更多人进行基因测试匹配到亲生父母。一些人不愿意通过网络求助与寻亲,因此线下组织可以很好地帮到他们。

回忆起2016年,St Clair看过检测报告后,她在床上掩面而泣,心想为什么倒霉的会是自己。这时有个声音告诉她:“孩子,这个世界有许多同你一样流离颠沛,失去身份的可怜人。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人带领走出迷雾,而这个人,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