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昭示“赛博人”时代到来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8-06-11  ·  金人网络

“赛博人”(半机械人)多久会出现?

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年仅14岁的巴西高位截瘫少年身披“机械战甲”开出了这一全球盛宴的第一脚球。数十亿人为之欢呼,这一脚开球,不仅开启了整个巴西世界杯,更开启了人类的新时代,或许我们将由此走向一个人机融合的新未来。

与此同时,钢铁侠、X战警……这些硬科幻小说的人物正在脑机接口研究的实验室里进行前期的探索。这也是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生物工程、生命科学、材料学等多学科人才跨界研究的热门方向。

在6月10日的未来论坛上,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同时也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脑机融合与生物机器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潘纲分享了脑机接口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至少现在,在人类脑电波的远程操控下,已可以让身背芯片,脑子里植入电极的大白鼠在迷宫中穿行。

在这一过程中,脑神经信号的搜集、分析、反馈等环节都有着大量的工作要做。国内外不少科技公司的企业家也在大力支持这一研究方向,比如马斯克和扎克伯格推出了秘密项目Neuralink和Building 8,以及陈天桥资助加州理工学院成立了脑科学研究院。

这类的实验意味着一个良好的医疗前景。举例来说,状态读取和诊断就会对植物人和渐冻症的患者护理上提供很大帮助。当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无法直接作出反应时,可以通过意念,即神经信号(包括α波、β波等)实现交流。

“实现数据的采集和解读就已经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了。”潘纲在接受一财科技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他透露,目前浙江大学进行的主要是侵入式研究。而根据信息采集方式,脑机接口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外)。

随着光遗传学的发展,研究人员还发现可以使用新的光控方法选择并激活某种生物的一类细胞,增强它们的特定功能。因此未来的脑机接口有望实现重建人类的一些组织功能。“人类的神经通过训练之后可以把原本已经废弃受损,不能执行命令的神经功能转移到其他部位。”潘纲说,这对于中风病患者显然是个好消息。

目前,在商业营销推广中应用的是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已经可以实现分辨正负面情绪,判断注意力是否集中。潘纲表示,非侵入式获取神经信号的问题在于大脑皮层的脑电波穿过头骨时信号会衰减,也会受到肌肉的影响,而且大脑皮层的活动也很难对同时进行的神经活动有效区分,比如还很难区分是哪些神经元释放了何种信号的过滤和分离。

相比于愿景,脑机接口的探索还是在起步阶段。而中国脑计划能否立项将是助推相应研究的动力。一财科技此前了解到,中国脑计划主要有三大支柱:基于认知方面的神经机制的基础研究;神经性疾病早期诊断和介入的研究成果转化;用于发展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的类脑研究。

潘纲坦言,“目前没有去做任何一些商业化的尝试,主要原因是精力不够”。而对于大众来说,对成为赛博人还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就好像是否安装心脏起搏器一样。如果不安装这个电子产品,会导致生命的消亡,那么就会选择安装。这是对切身利益的权衡,要看加了以后对人类发展有无好处,安全有无保障。”

这或许会像智能手机的应用推广一样,尽管它大大提升了沟通效率并让查找信息变得更加方便,但直到今天也有人在担忧是否我们改变了本来的生活方式是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对于尚未实现商业化的脑机接口来说,目前这种担心还可能过早,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技术最终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影响,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这最终必然会走向商业化和市场化。但是所有的领先技术起源于基础研究,没有基础研究,就不会有后面的技术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市场化。商业化会对人类带来的深刻改变,每一环都是环环相扣的。”未来论坛理事、安佰深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曦轲接受一财科技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