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观察 | 中国民营商业火箭行业进入解冻期,多储备资金或是最优解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8-05-30  ·  金人网络

中国民营民营商业火箭领域很可能已进入解冻期。

三年之前,中国商业火箭赛道上,初创公司聊聊无几,融资交易屈指可数。2017年年底开始,这条赛道上开始涌入更多创业公司:星际荣耀、星途探索、九州云箭、灵动飞天等,几家公司均已获得融资。与此同时,赛道上原有的老玩家也纷纷获得新融资: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底融资12亿元;2018年初,零壹空间宣布完成近 2 亿人民币A+轮融资;2018年4月,蓝箭航天宣布完成B轮2亿元人民币融资。与三年前相比,这条赛道上的纯财务投资人也正在增加。36氪了解到,多家知名基金已参投商业火箭公司,或有意参与该领域的投资。

这一波创投解冻期很可能来自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 SpaceX猎鹰重型发射成功,在推力上超越了全球体制内所能达到的水平,2017年可能实现了超过18亿美元的营收,估值也超过了210亿美元,对于行业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② 军民融合政策及体制内的态度,则是这一波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③ 当前创投环境缺少热点,火箭作为进入太空的唯一运载工具,也成为不少投资人关注的方向。

不过,火箭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长周期的技术赛道。SpaceX创办至今已有16年时间,融资也已进行到了F轮,且前十年基本也研发为主,估值的大幅提升体现在2012年后。虽然国内有海外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整体来看,这很可能是一个至少以10年计的赛道,对于VC来说如何在后期估值才能大幅提升时收益是一个挑战。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在行情好的时候,多融些钱,储备相应的资金,很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