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3D”模拟整形效果,「纤寻3D APP」要帮用户找到“适合自己的美”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8-05-21  ·  金人网络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并准确表达需求,从而降低整容的不确定性。

据德勤报告,2017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达 1760 亿元,预计至 2020 年每年将保持 40% 的高速增长。一方面,人们消费能力提升,爱美需求被充分唤醒,另一面,则是“网红脸”、“蛇精脸”层出不穷。医美是一个重决策的消费,“整什么”、“怎么整”成为很多年轻女性的疑问,整形效果的不确定性往往是她们付款的最大障碍。

基于这种痛点,“新氧”、“更美”等平台通过真人体验分享、前后照片对比,辅助用户决策。用户表达整形需求的方式——从拿着林志玲、Angelababy 的照片去找医生,到指着她人的案例说“我要她这个全切双眼皮”——越来越具体,但毕竟还是“别人的脸”,有没有方法帮助用户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并更准确地表达需求?

「纤寻 3D」是一款人脸 3D 扫描与整形模拟 APP,由广州智美科技公司开发。纤寻 3D 基于 iPhoneX 设计,利用其携带的深度感应摄像头,使用人脸识别和 3D 建模技术进行建模。用户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可以建立自己的 3D 模型,通过“诊断”功能,系统会通过人脸分析,为用户提供智能整形建议;通过“模拟”功能,选择各项整容方式,用户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拟整形后的效果


用“AI+3D”模拟整形效果,「纤寻3D APP」要帮用户找到“适合自己的美”

下巴部位的模拟整形

部分整形医院已有专业整形模拟设备,但使用频率很低。其原因一是传统设备模拟效率低,需要约 20 分钟每人次,无法满足机构快速推销的需求;二是模拟效果不尽人意,扫描得到的模型看起来像玩偶,逼真度不高。而更深层的原因是,医院出于保护自己的利益,不愿意在术前具体化结果。这使得整形手术成为一场未知冒险,整形效果的好坏既无预期,也无保障。

与“美颜级”的“瘦脸”、“大眼”功能相比,“医美级”产品需要的精度更高,鼻子垫高后会对眼角产生影响,下巴假体会影响肌肉走向,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整体美学、软组织动力学知识。纤寻 3D 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合作,让专业整形医生参与研发,使成像效果更加逼真。

新氧 App 上周上线的最新版本中,发布了模拟整形工具“新氧魔镜”。用户上传自己照片,选择调整项目,即可看到模拟整形效果。据新氧 CTO 李学健介绍,新氧魔镜依托平台积累的海量人脸图片、整形项目数据、行业知识经验,应用数据挖掘、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分析建模,再使用图像技术做模拟处理。目前新氧魔镜使用方式类似美颜软件,据悉未来会实现自动生成整形解决方案。

用“AI+3D”模拟整形效果,「纤寻3D APP」要帮用户找到“适合自己的美”

“新氧魔镜”

可以看出,新氧采用的照片模拟使用门槛较低,但哪种方式更胜一筹将取决于模拟的逼真度。纤寻 3D 此前曾考滤采用 2D 照片合成 3D 模型,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团队目前专注于 3D 扫描建模和基于模型的应用研究上,在技术上拥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壁垒。

由于硬件限制,「纤寻 3D」目前仅支持在 iPhoneX 上使用。针对这一点,公司联合创始人兼 COO 莫志强认为不必过于担心。他判断,未来的互联网世界很大一部分内容会由 3D 呈现,3D 感应摄像头会逐渐成为手机标配。有消息称,即将发布的“小米8” 就具有 3D 识别功能。

商业模式上,纤寻 3D 定位于 C 端的工具型产品,除了简单地为医美机构引流,平台还计划基于自身模拟技术,作为中间方,提供整形效果评估和保障服务。通过术前模拟方案和术后效果对比,系统可以自动判定整形手术是否达到标准,并为手术“不够成功”的用户办理退款或赔偿。这将降低整形的“不确定性”,为用户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保障和依据。

纤寻 3D 团队目前有 12个人,创始人兼 CEO 郑从威是 UC 浏览器创始成员之一,前阿里移动事业群技术总经理。联合创始人兼 COO 莫志强是前腾讯高级产品经理,腾讯觅影AI医疗辅诊产品负责人。技术合伙人吴喻明、梁卡喆都曾任职阿里。

公司成立于 2017 年 7 月,已获得来自个人投资者的数百万天使轮融资。目前「纤寻3D APP」处于内测阶段,待进一步打磨模拟效果,预计今年上半年正式发布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