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最快商业化落地是B端,未来95%靠终端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8-03-13  ·  金人网络
自动驾驶毋庸置疑是日后汽车发展的趋势,现阶段局部路况和局部环境里的应用会先行,长期看自动驾驶将受制于技术、法规、伦理,尤其越往后,非技术因素影响较大。

那些科幻电影里,无须人类手动操作的无人驾驶场景,已逐步显露现实中的眉目。

从商业角度看,自动驾驶技术引发的变革则更具象。自动驾驶未来产业化进程如何?

日前,智东西举办的全球AI芯片峰会上,汽车产业链的各色玩家都站在自身角度表达了对自动驾驶未来的看法。

自动驾驶最快商业化落地:B端商用,法规伦理等方面具有不确定性

“自动驾驶最快商业化落地,一定是在2B商用场景,”智行者联合创始人霍舒豪表示,无人物流车、配送车已在园区、大学、校园落地,且事实证明新技术的使用既降低人力成本,又提升了效率。他判断,今年将在分时租赁市场看到自动驾驶的案例。

云启资本董事总经理陈昱,则是把自动驾驶项目划分为三大商用层级:

第一类,最简单、低速且所处环境相对简单的自动驾驶,如外卖配送、港区/物流园区运输及室内安防机器人,相对技术实现难度较小。他指出,近两年将有许多公司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且开始商业化应用。

第二类,比第一类商业化难度稍有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在高速,但相对简单的环境。如图森互联做的城际物流运输自动驾驶方案。陈昱认为,这类商业化难度非取决算法本身,封闭式环境下自动驾驶算法已相对成熟。第二类商业化瓶颈是在传感器上,尤其受到距离、成本的制约。“这两个问题将是干线物流项目落地的最大问题。”

第三类即终极目标——高速复杂路况下的自动驾驶。比如无人驾驶版的滴滴。陈昱表示,第三类情况除传感器、计算平台的制约外,还会存在法规及技术难度的问题。

谁作主导?

商业世界里,谁掌握主导权,谁就掌握高毛利。过去,在传统汽车产业链条里,OEM厂商往往占主导地位。但无人驾驶时代呢?

站在OEM厂商的角度,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何涛更看好OEM厂商主导市场。他认为,自动驾驶的开发并非孤立事件,其与电动车平台、车的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都息息相关,OEM厂商的优势在于面对终端消费者,知悉后者需求,从而指导自身每步的行程规划。

其次,OEM厂商拥有数据,数据是自动驾驶最终的核心,算法和用户体验的优良都与之挂钩,而现实情况是应该“每一个OEM厂商都不愿把数据开放给供应商和其他品牌的OEM”。因此,他认为做整车的OEM厂商会在自动驾驶时代占据主导地位。

陈昱部分赞同了何涛的观点,不过他指出是否主导与商业模式关联很大。他分析道,如果自动驾驶成为像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整车OEM厂商的标配,那么确实将占市场主导地位。但如果,按照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自己运营车队,运营者本身会是主导。

霍舒豪也认为,主导是相对的说法。引入自动驾驶技术势必带来商业模式的变更和增加,运营商和整车厂的定位会发生微妙变化。他认为,运营商很难说希望为自动驾驶系统负责,责任划分最终会规划到整车厂,车厂作为系统集成商角色未来会占一席之地。不过,他觉得这当中会存在诸多车厂与运营商的博弈。

总体来说,商业模式变化将带来主导权变化。历史上我们购买的是车,则汽车主机厂占主导。未来随着商业模式变更,人们买的不再是汽车,而变成了里程、汽车的使用,产业格局发生改变,或许将出现新巨头。

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究竟需要怎样的平台?

回归自动驾驶技术本身,什么样的平台才是其更好的承载者?

从各行业人士发言看,云+端定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对来说,端的占比会更大。

陈昱表示,坚信未来端是最重要的。他谈到自动驾驶车不一定能时刻行驶在好的网络通讯环境中,尤其紧急情况若等云端决策反馈,或许会酿成事故,不安全性提升。他认为,未来自动驾驶车自身应有特别强大的大脑解决95%以上的问题。

不过,他也提到有几种情况一定要依赖云端。首先,计算量消耗很大,端的芯片功耗难支撑计算量;其次,考虑到传感器有视觉距离,超范围的实时路况需云端和大脑协调判断。

蔡旌同样提到,尽量汽车自身有强大的处理能力,但并非所有处理都交给汽车“大脑”解决,一些无需实时的计算任务可放置云端,如采集到地图、雷达和摄像头数据可传至后台。

霍舒豪则表示,5G时代来临带来的低延迟利好,使借助云端超级大脑帮助计算值得期待。毕竟嵌入式对实时性和公共安全的要求很高,算法等方面需诸多优化调整,车端功能再强大难敌加上相当于若干大脑的云端帮忙更为强大。尤其考虑5G技术引进,通信低延迟使得云端计算辅助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