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线 | 百度成立量子研究所,BAT悉数入局竞争“量子霸权”

阅读  ·  发布日期 2018-03-08  ·  金人网络
争夺量子霸权,对中国的公司而言并不轻松

量子计算自今年以来受到了业内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公司入局竞争“量子霸权”。

今日,百度宣布成立量子研究所,计划在五年内建成世界一流水准,并逐步将量子计算融入到业务中。

百度量子研究所将开展量子计算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业务研究。悉尼科技大学量子软件和信息中心创办主任段润尧教授出任所长,直接向百度总裁张亚勤汇报。


据了解,段润尧本科和博士均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目前是悉尼科技大学终身教授,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Future Fellow,自2016年9月15日起担任量子软件和信息中心创办主任。主要从事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论,特别是有关量子纠缠特性与应用以及量子通信信道容量等方面的研究。

最前线 | 百度成立量子研究所,BAT悉数入局竞争“量子霸权”

段润尧

自此,BAT三家已悉数进军量子计算。

腾讯和百度采取的形式是自建量子实验室,邀请业内大牛领衔研发。阿里方面则是与科研机构合作:阿里云与中科院开展合作,在其公有云之上启动超导量子计算服务,相关处理器拥有11量子位。

量子计算主要应用于复杂的大规模数据处理,以及量子加密的网络安全服务。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业落地的深入,对算力的需求不断上升,量子计算可进行高速并行计算的优势,就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在AI上面“all in”的百度,自然会看重量子计算的发展。

除了国内的几家巨头之外,美国的英特尔、谷歌、IBM等公司也都在量子计算方面着重发力。IBM在量子计算方面根基最深,英特尔在今年CES上宣布将量子计算作为未来发展的主题之一,谷歌的技术进展也十分迅猛,近日刚刚发布全球首个72量子比特通用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的核心之一是处理器,在这个领域我们自PC互联网时代就一直落后于美国。此前,阿里云和中科院联合发布了首个超导量子处理器,只有11个量子比特,相比之下,IBM已经成功研发出2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并对外展示了其50个量子比特原型机,英特尔在今年CES上也宣布造出了49量子比特的超导测试芯片,谷歌最近还将其推进到了72量子位。

入局的巨头们都在争先恐后地研发,争夺量子霸权。就目前而言,美国依然保持着明显的领先,而且底层技术的积累相对缓慢,无法像移动互联网那样借助中国的人口红利快速起飞,因此,对中国的公司而言,这势必不是一场轻松的战斗。